星期二, 5月 18, 2010

[ECM系列] Keith Jarrett 《The Koln Concert》:如果不是奇蹟

那本應是一場意外。

在1975年1月24日晚上,一名知名爵士鋼琴手匆匆趕到德國科隆歌洛尼歌劇院。那是鋼琴手歐洲巡迴演奏會的其中一站,他有試過組過三重奏和四重奏,也有與Mile Davis共演,而這次則是自己的鋼琴獨奏。演奏會即將開始,鋼琴手已在磨拳擦掌,準備盡情彈奏一個晚上,然而,這時竟赫然發現台上置著的鋼琴不是預定的那座,調音與音域有根本分別。鋼琴手幾乎氣得放棄演出,快要揚長而去了。冷靜下來後,鋼琴手雖然決定繼續演奏,但原本的曲目已不能採用,那該怎麼辦?

劇院裡,觀眾早已就坐,鋼琴手徐徐步上舞台,坐下,揚起的手在空中遲疑了半晌,然後落在黑白分明的鍵盤之上,隨之響起一串未經安排的音符,清澈地迴蕩於無盡的黑夜--接著,是整整60分鐘毫無預備、即興隨意的美妙旋律,吻著每一個聽者的耳朵。一次美麗的錯誤,造就《The Koln Concert》的永垂不朽,也鞏固了Keith Jarrett作為殿堂級鋼琴手的地位。

爵士樂的精髓在於「即興」(Improvisation),音符隨樂手彼時彼刻的思想與情感遊走,徹底體現「音樂在心裡不在樂譜」的道理。可是,這種演奏方式需要花時間理解,不像流行曲「順理成章」的旋律那樣容易消化。正是如此,爵士樂總給人不易親近的印象。例如Mile Davis《King of Blue》幾乎被爵士樂迷捧為瑰寶,可是對於初接觸爵士樂的人來說,那些「即興」的色士風演奏彷彿與「亂彈一通」無甚差異。

不過,《The Koln Concert》的即興卻似乎是異類,旋律優美,平易近人,同時又不失驚喜,說是「最容易理解的鋼琴即興」也不為過。可是,「容易理解」不等於「庸俗平凡」,Jarrett觸鍵如行雲,如流水,裝飾音符華麗動人,充滿美國熱情的氣息。此外,那座錯置的鋼琴欠缺極高音和極低音,jarrett的手只能於中音域和有限的高低音之間發揮,琴音竟就顯得異常溫暖豐滿。

乍聽之下,音樂似乎結構複雜,但其實這都只是jarrett的魔術戲法。例如開首一段二十多分鐘的即興,其中十多分鐘就只由兩組和弦構成,以此作為基礎,jarrett隨性加入不同元素,時而緩慢,時而熱情,此刻欲言又止,下一秒卻情感勃發,加上jarrett偶爾的哼唱和腳踏,你彷彿聽著一個雲遊四海的浪人訴著他糾結不清的身世。所謂即興的魅力無非如此﹗

這場演奏會對當代音樂影響鉅大,東施效顰的情況也屢見不鮮。有說部份new age音樂人欣賞其簡單之美,於是便強調旋律平易近人,結構簡單,但往往變成與商場播放的背景音樂一樣便宜,不單失去應有的藝術高度,有時甚至比流行曲更容易聽膩。這種呆板的複製欠缺靈魂,與jarrett那打從心底的呼喚迴然不同。

星期四, 5月 13, 2010

波蘭粉蠟筆畫家D. Twardoch

究竟Dariusz Twardoch這個名字有多陌生?Google一下,你會找到他的個人網頁,往下搜尋,竟就幾乎再沒有任何相關資料,莫說評論或介紹,提到這名字的中英文網站幾乎連一個也沒有。如果你相信「多數即係真理」,那麼你便無需介懷這個名字,反正同道中人寥寥無幾;但如果你總愛另辟蹊徑,人跡越杳然便越有優越感,你不妨看看--看看好了,Twardoch的畫比想中更易接受,其實不怎麼「孤芳自賞」。

我認識Twardoch純粹是被他畫作的氛圍所吸引。早前日子,在youtube偶然看到別人自製的音樂影象,其中展示了好些Twardoch畫作,無論用色或主題都令我留下深刻印象,對,他是那類看過一次就不會忘記的畫家。

他大部份畫作構圖都不算複習,涉及的人物事物都顯而易見,而且有經常刻意重覆,其中最耐人尋味的,便是幾近出現在每一幅畫作(對,是每一幅﹗)的一對男女。男是籃的,女是紅的,兩人肢體纖細,卻扛著龐大的頭顱和身軀,看來總是那麼柔弱可憐。他們在不同畫作裡經歷一段又一段的生命章節:重逢、相遇、迷失、追尋、離別、思念、承諾、扶持、忍耐......時而鮮艷,時而深沉,頁頁既熟悉又陌生的場景,上演許多笑淚交纏的苦浪漫。

雖然看畫作要在見到實物時才能看出厚度與層次(尤其是油畫),但粉蠟筆畫作似乎透過電腦仍可感到如夢如幻、童話般的質感。畫裡出現過無數與我們生活貼近的東西,然而在這氛圍烘托之下,虛實交錯,詩意盎然,帶領我們以新角度去審視稀鬆平常的種種。我手邊沒有什麼參考資料,也只能是自身感想而已,不過,例如書信作為他畫作另一重要主題,便是很好的例子。書信以各式各樣的形態出現,有時放大,有時變形,有時作為主題,有時作為背景,男女二人要麼讀著、寫著、放著,總之就是不斷重覆、不斷再現。如果將書信看成是連接或溝通的象徵,那麼時常徘徊於男女身邊的信件,似乎暗示二人有種難以磨滅的牽繫,即使分隔異地,即使漂泊。

可惜,除了Twardoch的個人網頁外,就不易找到其他相關資源,對於他的知識,也大概只會停留在他部份上載了的畫作為止。














D. Twardoch website: http://www.twardoch.art.pl

星期日, 5月 09, 2010

諫山實生 《撫子之華》:從櫻樹散落片片幸福

也許,這是一張很容易錯過的大碟。也許,這是一位很容易錯過的歌手。

本來,我並不怎麼在意這張大碟,關於諫山實生也只是知道名字而已。上月,幾乎甚麼都聽膩的時候,偶爾把《撫子之華》從頭至尾播放一遍,竟然讓我耳朵著迷了,以後好幾星期都總在回公司的路程中播放。

諫山實生是所謂「治愈系」歌手,但千萬別誤會她是那種嬌滴滴、童音滿腔的少女。諫山屬女中音,聲線不薄不厚,高音圓潤不刺耳,低音穩定,而歌聲較為平實,不賣弄技巧,不裝飾情感,激昂、蒼桑、清新、深情、活潑等形容都與她無緣。相信不少人會感覺這類歌手欠缺個人風格。的確,乍聽之下,諫山無論聲線、歌唱技巧、甚至音樂都並不搶耳,容易使人聽了一遍便遺忘。不過,只要細心傾聽,不難察覺諫山魅力所在。

在眾多日本女歌手中,估計她是少數能為聽者帶來溫暖與幸福感覺的人。她一句句歌聲彷似片片櫻花,隨風悄然飄進你午睡的夢鄉。諌山有一點坂井泉水(zard)的影子,但諌山比較悠閒、自然,而坂井唱輕快曲目較為得心應手。

《撫子之華》是她第一張大碟,2003年出版,別說購買困難,連在諫山的官方網站上也看不到這張大碟的記錄。毫無疑問,後來的「月亮華爾滋」(月のワルツ) 及「在朝陽中微笑」(朝陽の中で微笑んで )是諫生的話題之作,但《撫子之華》絕對是精品,而且部份音樂特色在日後諫山的音樂中難以找到。

單看封面設計古典簡潔,已經能猜到音樂路線是走現代「和風」,旋律與編曲滲滿日本傳統歌謠元素,以流行曲式表現,另有味道,其中最能體現這風格的歌曲包括「手紙」、「恋花火」、「撫子の華」、「六月のうた」等。 


全碟耐聽、柔和,整體風格統一,旋律流暢,部份曲目滲著典雅氣息,與諫生歌聲異常相合,確有「大和撫子」柔情似水的氛圍。也許曲目不夠搶耳,也許缺少震撼,但平淡不等於沒有味道,不等於沉悶。靜心把全碟細聽一遍,便彷彿嘗盡一杯白開水的所有身世。

星期二, 11月 24, 2009

關於書寫

從甚麼時候開始,寫作變得這樣艱難?

離開大學之後,有好一段時間把筆放下。經過了幾個月的空白,某次想要再寫點甚麼時,竟就連一份寥寥數十字的初稿也完成不了。筆尖好幾次停留紙上,蓄勢待發,下一刻便彷彿連語言都忘記了一般,半個字也沒有。

有時候,碰巧能寫下幾句。稍為轉念,想一下東想一下西,文氣就突然中斷,消散於房間某個角落,像手裡分明抓的東西憑空不見了。隱約之間,我知道,我寫在紙上的每一句,在不久後都會被自己否定掉,總覺得看不進眼,或俗不可奈,或陳腔濫調,又或想像匱乏。結果,抹去重來多少遍,怎樣都沒辦法寫出一首。

這兩年來,我最不滿自己的部份,就是寫出來的文字片斷總隔靴搔癢。重看的時候,那張寫滿黑字的紙像一道厚實的、死灰的牆。我無法深入,因為那裡沒有空間可以深入;我也找不到任何生存的跡象--例如微暖的溫度、水份、動作--「它」就冷冰冰地存在於那裡而已,彷彿某樣廢置了的傢俱。

這是所謂沒有才能嗎?還是疏於練習?

星期六, 10月 31, 2009

在虛幻中綻開的美麗


村上春樹是我很喜歡的作家,他大部份小說都很有說服力。這份說服力是在我看了好部作品後才開花結果。不過,我近來第一次看川端康成的小說《雪國》,只就讀那麼一段,整個人便完完全全臣服其下,迷醉其中。川端的文字間彷彿有那麼一種無以言喻的魔性魅力,以平淡靜謐的氛圍,打開一條陽光以外的後巷,讓人不自覺沉浸於悲哀與美麗交織的空間之中。

《雪國》裡面,最有名的一句莫過於開首:「穿過縣境長長的隧道,便是雪國。夜空之下,一片瑩白。」有說這句話在日本幾乎無人不曉。但若要數最有名的段落,就必定是第一章描寫葉子的文字,現略引如下:

「黃昏的景色在鏡後移動著。也就是說,鏡面映現的虛象與鏡後的實物好像電影裡的叠影一樣晃動。出場人物和背景沒有任何關聯。而且人物是一種透明的幻象,景物則在夜靄中的朦朧暗流,兩者消融在一起,描繪出一個超脫人世的象徵的世界[...] 他內心反而好像隱隱地存在著一股巨大的感情激流。這自然是由於鏡中浮現出姑娘的臉的緣故。只有身影映在窗玻璃上的部份,遮住了窗外的暮景。然而景色卻在姑娘的輪廓周圍不斷地移動,使人覺得姑娘的臉也像是透明的。是不是真的透明呢?這是一種錯覺[...]這是一束從遠方投來的寒光,模模糊糊地照亮了她眼睛的周圍。她的眼睛同燈火重叠的那一瞬間,就像在夕陽的餘輝裡飛舞的妖艷而美麗的夜光蟲。」

在川端的筆下,葉子是美麗的。她那份美麗如幻如夢,是水中花,是鏡中月,脫俗出塵,卻又撲朔迷離。葉子的身世和背景,都並未在《雪國》裡有過任何交待,而且出場也大多只到處穿插於島村和駒子的愛情故事中。縱是如此,我覺得《雪國》一半屬於駒子,一半屬於葉子,這與描述文字多少無關。

《雪國》以葉子的鏡中映現為開首,以葉子的死亡作結。葉子的美麗是虛幻的,島村著迷於那映在鏡裡、半透明的臉龐,雖然葉子本人存在於現世,但那份美麗卻不存在於現世。正因為作者隱去了葉子的身世,使她形象沒受半點俗世污染,她的美麗才告完成。這從虛幻生出的美,就正是《雪國》「淒美」美學的其中一面。

星期四, 9月 25, 2008

菲律賓之旅 (2)

這是一個幾層樓高的觀景台。究竟在上面可以看到什麼呢?










就是這些一個個的朱古力山。菲律賓好像很想這東西成為世界七大自然奇蹟之類。這些其實都是一些矮矮的小山丘,每個都呈些微棕色,故名朱古力山。









看完朱古力山後,便邊遊船河,邊食(難吃的)自助餐。










彷彿沒有盡頭的河流











這位叔台在船唱歌助慶。那都是一些英文老歌,有beatles等。最正係佢唱only you.....我即刻跟住唱.....can take me取西經。









佢可能係全世界最醜樣的國寶--眼鏡猴(Tarsier)。佢唯一可愛的地方係體形。佢係全球最細的猴子。









佢雖醜,但佢很善良。人們都可以將佢放上手,佢都好乖,唔會發惡。











P.S. 菲律賓,俾我去多次我都唔去。除非你住高級渡假村,仲有埋私人泳灘同spa果隻,如果唔係基本上佢d住宿同玩樂都無咩特別,甚至可以話係唔得。呢批相我係隱惡揚善地影,無入過鏡頭的,包括殘破不堪的城巿和不忍睹的貧窮。

菲律賓之旅 (1)

這是我第一日在菲律賓的酒店:white sands. 相裡是酒店的游泳池。











在宿霧巿裡面的麥哲倫十字架。












在保和島上偶遇的白色可愛狗仔。












無敵海景﹗這是保和島上一家在懸崖上興建的渡家村。這幾乎是全程最靚、最好玩的地方。(其他的實際上都乏善足陳...)










嘩﹗嘩﹗嘩﹗正無野講﹗












d水清到....











黎張懶型的...

星期三, 10月 24, 2007

The Alchemist


花了幾日的時間,看完了Paul Coelho的短篇小說The Alchemist。因為之前身邊有些朋友提過,說這本書寫得不錯,我才對The Alchemist這書名有了印象。後來,碰巧某大書店減價速銷,我便順道買了下來。算我孤陋寡聞了,還以為作者只是芸芸美國流行小說作家之一,原來paul coelho已經是世界上赫赫有名的巴西藉暢銷作家,甚至被看為穿梭於國際社交舞台的罕有文化現象。真是,見笑見笑。

The Alchemist是他的成名作。這本只有數百頁的小書,由最初沉於書海無人問津,到後來漸漸越賣越多,甚至成為巴西史上最暢銷的小說,本身已經是一個傳奇。現在,此書已被翻譯成五十多種語言,在全球百多個地方延續這個神話。台灣的譯版名為《牧羊少年奇幻旅程》。那怪不得我之前逛書店總是看到《牧羊少年奇幻旅程》,而不是《煉金術士》(Alchemist)。中文翻譯連書名都改了。

The Alchemist講的不是有關煉金術士。鍊金術士的角色,在故事裡頂多是主要配角,而且是在故事後半多出現。中文版的翻譯(這種程度的翻譯,應該算是修改了),這次似乎是對的了,至少也比原作的名字切合主題。故事是講述一個西班牙牧羊少年尋找埃及寶藏的旅程。途中他遇過很多奇人奇事,也面對過很多艱難的抉擇,但最終也能排除萬難,獲得寶藏。隨著故事的發展,讀者都很容易看到故事的本質並不在於刺激的奇幻歷險,而是有關一個人如何去勇敢地追隨自己的夢想。說到這裡,我連自己也不禁失笑了,這種老套到無可復加的小說橋段,竟然成為世界暢銷書?

當然,雖則我覺得此書其實只是不過不失,但其中迷人之處,我還能理解。第一,文字十分親近易懂,沒有賣弄甚麼華麗修辭,也沒有迫人嚥下龐大繁複的世界觀。難怪有評論指此書可媲美經典作品《小王子》,是一家大小都能輕鬆閱讀的啓發心靈讀物。第二,此書裡面有不少精彩的片字斷句,相信隨手拈來,可能很多人都已經會覺得終生受用了。在此不詳引。第三,此書的語言和內容到處都充滿神秘色彩。這或許是最能夠反映此書不同於同類作品的地方。對於牧羊少年來說,天地萬物,一花一草,都是來自神的啓示,指向通往終點的路標。他追隨夢想的勇氣和信心,並不單只是來自個人,更是來自外身的一切。當他肯定自己的夢想時,他同時相信整個世界都肯定他的夢想。因此,牧羊少年所表代的,並不是一個任性自私的人,不顧一切地去為個人目的奮鬥。反而,在追尋夢想的過程中,他亦理解了愛,理解了自然,理解了命運。這種觀點,似乎和作者那種泛神論傾向有密切關係呢。他作為一個有宗教信仰的作者,靈性的表述風格成為了他的筆跡。

如果要挑剔的話,倒也有一些地方可以說說。首先,亦是最嚴重的,就是主旨太過陳腔濫調。這似乎是流行小說的通病,也不是只關乎此書作者了。其次,雖然我頗為欣賞作者將個人追尋與自然種種關連起來,但在我看來,有點不夠徹底。例如書中不斷強調在萬物都有著靈魂,都有著啓示,可是一路讀來的時候,這種神秘感都略欠描寫,整體氣氛失色了不少。直到尾聲,在牧羊少年為了要變身成為狂風而與自然萬物對話的時候,才挽回一些張力。再者,我想就是情節的起伏變化不夠強烈。若與《小王子》或《愛麗絲夢想仙境》相比,The Alchemist立時會被感到就是欠缺那麼一點的想像力,所謂的「奇情」其實在書本的世界裡也不算得怎麼「奇情」了。最後一點,就是書裡的人物都比較沒個性,每個角色都好像差不多(除了那個鍊金術士和老皇帝之外)。

The Alchemist的知名度甚至使其成為了一些公司定為員工必看的書本(傳聞)。可是,與其停留在paul coelho這本暢銷書之外,我反而比較有興趣去看一下他其他的作品。例如Eleven Minutes,講述宗教與性之間的關係。至少,從主題去看,的確比The Alchemist來得深刻。作為消閒讀物,The Alchemist十分夠資格佔去你書櫃的一個位置。但作為一本小說,卻還欠一些東西,使其成為經典。

p.s. 不公平的比較:如果the alchemist有100分的話,余華的《活著》一定有200分,或者更多﹗(臨尾執佢一劑﹗哈哈)